协议
小米智能设备之间的通信协议早已有大佬总结出来了。详情见: https://github.com/OpenMiHome/mihome-binary-protocol
也有大佬根据协议写了一个 Python 库来控制米家智能设备,python-miio
对于每一台设备,在配对连接后,都会有一个 token, miio
库需要这个 token
和设备的 ip 地址来控制设备,所以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拿到我们需要控制的智能设备的 token 和 ip。
小米智能设备之间的通信协议早已有大佬总结出来了。详情见: https://github.com/OpenMiHome/mihome-binary-protocol
也有大佬根据协议写了一个 Python 库来控制米家智能设备,python-miio
对于每一台设备,在配对连接后,都会有一个 token, miio
库需要这个 token
和设备的 ip 地址来控制设备,所以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拿到我们需要控制的智能设备的 token 和 ip。
Node.js 插件是一个 C++ 写的动态链接库。Node.js 中的 require()
可以直接加载插件作为一个 Node.js 模块。插件提供了 Node.js 与 C++ 库之间的接口。
实现插件有三种方式:N-API, nan 和直接用内部的 V8, libuv 以及 Node.js 库。官方推荐使用 N-API 实现插件,除非要用到 N-API 没有暴露出来的接口。
这种安装包的格式非常简单
|----------|
| 安装脚本 |
|----------|
| 压缩包 |
|----------|
安装包由一个文件组成,文件的前面是一段脚本,后面的就是一个压缩包。
当运行安装包时,会执行前面的脚本,对后面的压缩包进行处理。
当我们在候车时,我们会通过一些其他的方式打发时间,但是我们的根本目的是等待火车发车。这种等待是一次性的,车来了,我们走了。我们会再一次等车,但是两次等车没有关联。
最近需要做一个通过神经网络(LSTM)做情感分析的项目。第一步数据集就难住了,英文可以用 IMDB 的评论数据集,但是没有找到好用的中文数据集,就想着自己用爬虫爬一些数据。考虑了一下,决定用豆瓣的影评作为原始数据,一方面是和 IMDB 数据集类似,处理数据时可以借鉴一下,而且豆瓣影评带一个分数,可以方便标记数据,不用人工标记,但是得针对性的选一些电影的影评。